新客首單滿NT$499贈Lula都市花語香氛片
【新上市】24小時極效柔嫩美白霜
新會員即享$200購物金,首購立即折抵!
EXCLUSIVE BENEFITS
五大會員 特寵權益
MY ACCOUNT SIGN IN
登入我的帳號
NEW CUSTOMERS
註冊新會員
您的購物袋(0)
我想搜尋
美胸活膚霜
豐滿挺 無手術提升
美白粉嫩乳暈霜
專利淡化黑色素 粉嫩
平扁無肉豐滿
倍增激活 豐潤UP自信
諮詢線上美容顧問
為您打造專屬美胸方案
Official English Shop
For Global
超過18年的美胸專家
邀您探索艾葳之旅
首頁
美胸美體學院IvyMaison集合了所有產後恢復、豐胸、長大、美胸、美容、美體等相關知識文章
越來越多女生開始關心「肌肉量」,但也常聽見疑惑:「女生肌肉量高不會變壯嗎?」其實不然。 適當的肌肉量不只讓線條更緊實,還能提升基礎代謝、穩定荷爾蒙、預防體脂囤積。 而「女生肌肉量多少算高?」這個問題,關鍵在於理解骨骼肌比例、年齡差異與體脂協調度。 本文將帶妳看懂肌肉量標準、學會測量與訓練策略,打造「緊實卻不壯」的黃金比例體態。
想知道自己「肌肉量高不高」,首先要理解的是:肌肉量 ≠ 重量多。 真正重要的是骨骼肌(Skeletal Muscle Mass, SMM)佔體重的比例,也就是你身體中「能動的肌肉」的比例。 它代表了你的代謝效率、線條緊實度以及燃脂能力。對女性來說,維持適當的肌肉量是打造健康體態與穩定荷爾蒙的基礎。
骨骼肌是負責活動與支撐姿勢的肌肉,如手臂、腿部、臀部與核心部位。 這些肌肉越發達,身體的能量消耗就越高。 換句話說,即使你沒在運動,肌肉量高的身體仍然在「默默燃脂」。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女生看起來吃得多卻不胖——她們的肌肉量比例高,基礎代謝率也高。
以下為常見標準(以骨骼肌量佔體重比例估算):
以 55 公斤女性為例,若骨骼肌量達 19 公斤以上,即屬於「高肌量體型」。 這樣的身體線條不但不壯,反而會呈現自然挺拔的健康美感。
許多女生誤以為肌肉量高就代表 BMI 會變大。 實際上,肌肉比脂肪密度高,因此相同體重下,肌肉量高者體積反而更小、線條更緊緻。 例如兩位體重同為 55 公斤的女生,若一位體脂 28%、肌肉量 17 公斤,看起來會比體脂 35%、肌肉量 14 公斤的另一位更瘦、更挺、更有型。 關鍵不在數字,而在身體組成比例。
若你的骨骼肌量長期低於 30%,可能出現以下狀況:
這些現象並非單純「胖」或「瘦」,而是身體缺乏肌肉支撐所造成的功能性失衡。 透過增加肌肉量,可以讓身體重新「站起來」——姿勢變直、線條變順、能量循環變好。
對女性而言,理想的體態不是「瘦」,而是緊緻、有力量、線條流暢。 骨骼肌量代表了你的代謝實力,也決定了體態能否持久維持。 因此,別害怕增加肌肉量——那不是「變壯」,而是讓身體回到健康的自然設定值。
每個年齡階段的女性,因荷爾蒙、代謝速率與生活型態不同,肌肉量標準也會有所差異。 一般來說,肌肉量會從 25 歲後逐漸下降,每 10 年平均減少約 3~5%。 若不積極維持,到了 40 歲後就會明顯出現「線條變鬆、體態下垂、代謝變慢」的狀況。 因此,了解自己所處年齡段的肌肉量基準,是預防老化與塑形的第一步。
以下為根據 InBody、亞洲女性體組成平均值所整理的參考區間(以骨骼肌量/體重百分比計算):
若你的肌肉量高於該區間上限,就可視為「高肌量」女性—— 這樣的體態通常線條明顯、腰線清晰,且代謝力與能量循環都較佳。
現今常見的肌肉量測量方式有三種,精準度與便利性不同:
建議每月固定測量一次,建立「身體變化日誌」, 長期追蹤肌肉量曲線比單次測量更能反映真實狀態。
女性的雌激素(Estrogen)與肌肉生成有密切關聯。 當雌激素分泌減少時(特別是 35 歲以後),肌肉合成能力會降低、修復速度變慢。 若不運動或補充足夠營養,就會出現「肌少症」傾向—— 體重不變但肌肉流失、體脂上升,導致代謝與免疫力下降。 因此,中年女性更應以力量訓練+膠原蛋白補給來維持肌肉結構與皮膚緊緻。
同樣是 45 歲的女性,若肌肉量達 35%、體脂率維持 26%, 外觀看起來會比 30 歲但肌肉量僅 30% 的人更年輕、線條更立體。 這是因為肌肉能支撐皮膚組織,使臉部與身體不鬆垮、膚色更紅潤。 因此,不論年齡,只要保持健康肌肉量,外觀與代謝年齡都能「逆齡」。
年齡的增長不代表肌肉一定會流失,而是缺乏刺激與營養補給才會造成下降。 維持良好肌肉量能穩定荷爾蒙、提升代謝、延緩老化,是女性維持青春與體態的核心策略。
許多人以為「練肌肉」只是為了變結實或塑形,其實女性增加肌肉量的真正價值遠超過外觀。 肌肉是人體最大的「代謝器官」,每公斤肌肉每天能額外燃燒 13~20 大卡。 當妳擁有更高的骨骼肌量,身體在休息時也能持續燃脂、維持溫度與荷爾蒙平衡。 以下是女性增肌後,身體會出現的三大正向變化。
肌肉量每提升 1 公斤,基礎代謝率就能提高約 30~50 大卡。 這表示妳每天多燃燒掉相當於半顆飯糰的熱量,長期累積下來,身體更容易維持穩定體重。 研究指出,女性若能讓肌肉量達體重的 35% 以上,脂肪燃燒效率可提升 18%。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高肌量女生」即使不刻意節食,也能維持勻稱線條與緊緻身形。
女性荷爾蒙會隨著壓力、年齡與睡眠品質而波動。 當肌肉量不足、脂肪比例過高時,身體容易產生胰島素阻抗與雌激素代謝失衡,導致經前症候群加劇、焦慮與疲倦。 透過阻力訓練與肌肉刺激,能提升胰島素敏感度、促進血液循環, 並幫助腦內釋放「多巴胺」與「血清素」,穩定情緒、改善睡眠。 有肌肉的身體不僅線條漂亮,也會變得更有能量感與穩定性。
肌肉與皮膚的關係密不可分。當肌肉量上升時,皮下組織張力變強,可讓皮膚看起來更光滑、緊緻。 若肌肉流失,皮膚會因支撐不足而出現鬆弛、下垂。 同時,運動過程會刺激血液循環與膠原生成,加上每日補充 Verisol® 德國專利水解膠原蛋白粉(2500~5000mg), 能加速真皮層修復與組織緊密度,使皮膚呈現「由內而外的彈潤感」。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健身女性肌膚亮度與緊緻度更明顯。
肌肉量與壽命呈現正相關。根據美國梅約醫學中心研究,高肌肉量者的代謝年齡平均比同齡低 5~7 歲。 肌肉能提升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第二型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同時,它還能保護骨骼與關節,預防跌倒與骨質流失。 對女性而言,肌肉不僅是「美的基礎」,更是健康與老化速度的關鍵指標。
許多女生怕重訓會「練成金剛芭比」,但這是迷思。 女性體內睾固酮(Testosterone)濃度僅為男性的 1/10~1/20, 即使長期訓練,肌肉只能呈現線條緊緻而非膨脹。 所謂「壯」,往往是因為飲食過多或訓練不均導致脂肪覆蓋肌肉。 若搭配均衡營養與充分休息,女性的增肌效果會是柔軟有彈性、線條自然流暢的「健康曲線美」。
高肌肉量不只是外型改變,更是生活品質的象徵。 當身體有力量,代謝穩定、睡得好、皮膚亮、氣色佳,妳會從內而外散發自信。 「緊實」不等於「壯」,而是身體回歸健康與平衡的狀態。
「我怕練太多變壯!」幾乎是每個女性在開始運動前的共同心聲。 但事實是,只要訓練方向正確、營養攝取平衡,女性不會練成「肌肉男」, 反而會打造出線條明顯、姿勢挺拔、體脂穩定的「緊實體態」。 以下是根據女性身體結構與荷爾蒙特性設計的五大增肌策略, 幫助妳在不壓力、不焦慮的狀態下安全地養出美線條。
對女性而言,重訓的重點不是舉多重,而是啟動對的肌肉群。 每次訓練都要「感受」到肌肉收縮與延展,特別是核心、臀部與背部。 初學者可從彈力帶、啞鈴或自體重訓練開始, 每個動作維持 12~15 下、3 組,控制節奏而非追求速度。 這能讓肌肉在安全範圍內形成張力,而不會「膨脹」。
女性最適合的訓練類型是結合有氧+阻力訓練,例如:
這樣的搭配能強化下半身穩定性、雕塑核心線條、改善體態比例, 同時避免過度刺激肌肉而導致「壯感」。
許多女性運動後不敢吃東西,這是最常見的增肌失敗原因之一。 肌肉在訓練後 30 分鐘內是「修復黃金期」,若不補充蛋白質與膠原胜肽, 身體會分解現有肌肉來產生能量,導致反效果。 建議在訓練後攝取:
這樣的營養組合可同時提升肌肉修復效率與皮膚緊緻度,達到內外兼顧的效果。
女性在排卵期與經期前後,雌激素與黃體素波動大,容易水腫或疲勞。 若在這段期間過度訓練,反而會刺激皮質醇上升,使肌肉分解、脂肪囤積。 建議採「週期化訓練」:
了解身體節奏,才能讓訓練與荷爾蒙達到真正協調。
肌肉不是在健身房長的,而是在睡眠中生成的。 深層睡眠時,身體分泌生長激素(GH),負責修復肌肉纖維與合成膠原蛋白。 建議每天至少睡滿 7 小時,並在睡前 1 小時避免藍光與咖啡因。 搭配睡前一杯膠原蛋白飲或溫豆漿,能促進肌肉修復與放鬆入睡。
真正的「高肌肉量女生」,不是肌肉線條誇張、手臂粗壯,而是從姿態、氣場與健康光澤中散發力量感。 妳不需要舉重百公斤,也不必每日高強度訓練, 只要透過穩定的阻力訓練、正確營養補給與充足休息, 肌肉會自然成長、體態自然收緊、線條自然顯現。
想擁有緊實線條與健康肌肉,訓練只是其中一半;另一半的關鍵在於「營養」。 尤其對女性來說,除了蛋白質外,還要關注膠原蛋白、維生素C、好油脂與礦物質。 這些營養素共同參與肌肉修復、膚質彈性與荷爾蒙平衡。 以下將解析為什麼膠原蛋白對女性肌肉與美感的維持如此關鍵,並給出實際補充建議。
膠原蛋白不僅存在於皮膚,更佔據肌肉結構中的 1–10%。 它是連接肌纖維與肌腱的「黏合劑」,讓肌肉在收縮時有穩定彈性。 當膠原流失時,肌肉的張力與皮膚的支撐力都會下降, 這也是為什麼即使體重沒變,身體仍會看起來「鬆鬆的」。 因此,在訓練與飲食中補足膠原,是維持肌肉外觀與皮膚緊緻的雙重關鍵。
根據德國研究,女性每日攝取 Verisol® 膠原蛋白胜肽 2500–5000mg 持續八週, 可提升皮膚彈性 18%、減少皺紋深度 20%、改善鬆弛現象。 此外,實驗也顯示 Verisol 能刺激肌肉組織中的膠原基質生成, 對於長期運動或增肌女性來說,可加速恢復與修補, 讓線條更平滑、緊實而不乾瘦。
膠原補充若要發揮最大效果,需與其他營養素搭配:
只吃蛋白質而忽略膠原與微量營養素,會讓肌肉「乾硬」而缺乏彈性; 反之,營養全面均衡,才能打造出柔韌且光澤的肌肉線條。
肌肉與膠原修復的最佳時機是訓練後 30 分鐘。 此時血流旺盛、營養吸收率最高,建議攝取:
這樣的組合能促進肌肉修復與膠原再生, 同時預防「練完反而變鬆」的情況。
膠原蛋白與雌激素有密切關聯。 當雌激素下降時(如壓力大、節食或更年期前後), 膠原合成速度會急劇減緩,導致皮膚鬆弛、胸型下垂。 因此女性在增肌期間,同時可補充含有青木瓜、山藥、白高顆等植物性雌激素的營養品, 與膠原形成「內建修復+外在彈性」雙效協同。 這樣能在增肌的同時維持柔軟線條與女性特有的光澤。
對女性而言,真正「緊實好看」的身形,是靠肌肉與膠原雙線維持的。 光靠運動不一定能練出細緻線條,唯有搭配營養修復, 才能讓每一次訓練都被身體「看見」。 每天穩定攝取 Verisol® 膠原蛋白粉+均衡飲食, 就能讓肌肉量上升的同時,肌膚更Q彈、體態更順、氣色更亮。 。
A:肌肉量不足不只是線條鬆垮,更會影響代謝與荷爾蒙。 當骨骼肌量低於體重 30% 時,基礎代謝率會下降,導致容易發胖、氣色差、經期不穩。 長期缺乏肌肉支撐還可能造成腰痠背痛、體態歪斜與免疫力下降。 建議每週維持 2~3 次肌力訓練,搭配每日攝取足夠蛋白質與 Verisol® 膠原蛋白粉, 幫助肌肉修復與真皮層支撐,改善鬆弛與代謝問題。
A:女性因睾固酮濃度低,天生不容易「練壯」。 即使骨骼肌量達體重 38% 以上,也多呈現健康緊實感而非粗壯。 若擔心線條過明顯,可降低訓練負重、增加伸展與柔軟度訓練, 並維持穩定攝取膠原與維生素C,讓肌肉線條柔和、有彈性而非「硬塊感」。
A:這種情況稱為「隱性肥胖」,外表不胖但代謝效率低。 建議採用「高蛋白+中等阻力訓練」策略: 每日蛋白質攝取量達體重 × 1.2~1.5g,並每週安排 2~3 次重訓或皮拉提斯。 同時補充 Verisol® 膠原蛋白粉與維生素C,有助肌肉纖維修復與皮膚支撐。 約 4~6 週可明顯感受到線條緊緻、代謝提升。
A:會。經期前後與更年期階段,雌激素下降會減緩肌肉生成, 若未補充足夠營養或長期壓力過大,容易造成肌肉流失與膠原減少。 建議在這時期多補充植物性雌激素(青木瓜、山藥、白高顆)與 Verisol® 膠原蛋白粉, 讓肌肉與皮膚同時維持彈性與穩定狀態,減少鬆垮與能量低下感。
A:最簡單的方式是使用 InBody 或智慧體脂機測量「骨骼肌量」。 若你的骨骼肌量佔體重 33~37%,代表肌肉量健康; 若超過 38%,屬於高肌量體型,代謝佳、線條明顯。 若低於 30%,代表代謝偏低、體脂比例過高,需要增加阻力訓練與蛋白質補給。 同時觀察外觀:若腰線明顯、姿勢挺拔、皮膚緊實,即為良好肌肉狀態。
A:體重不變不代表沒進步! 很可能是脂肪下降、肌肉上升,使身體更緊實。 這時可觀察衣服合身度與圍度變化——腰圍縮小、線條更立體,代表肌肉質量正在改善。 此階段最重要的是持續訓練與充足營養補給, 特別是訓練後 30 分鐘內攝取膠原蛋白與蛋白質,讓身體穩定合成肌肉組織。
A:是的,25 歲後每 10 年約流失 3~5% 肌肉量。 但這可以透過穩定訓練與營養維持延緩。 研究顯示,每週進行 2~3 次阻力訓練、每日攝取 Verisol® 膠原蛋白粉+蛋白質飲食者, 在 12 週內能提升肌肉量 6~8%,同時改善膚質與代謝。 肌肉不只是力量,更是青春與活力的象徵。
總結來說,女性理想肌肉量約佔體重 33~37%, 這個範圍能讓線條緊實、代謝穩定、膚質亮澤。 當妳能穩定訓練、補足膠原與營養,同時維持荷爾蒙平衡, 不僅會變得更結實、更有力量,整個人也會散發出自然的自信與光澤。 這才是「高肌肉量女生」真正的魅力所在——柔中帶力,健康又迷人。
延伸閱讀:
IVY=I Value You 我重視妳。IVY MAISON艾葳成立於2005年,致力於為女性打造完美的美胸保養方案,一直秉持著讓女性更美麗、更健康的理念。
在美胸保養領域中,我們將繼續不斷創新、精益求精,為妳提供更全面、更完美的美胸保養體驗!
IVY MAISON艾葳-領先全球18年的美胸專家
專注產後恢復、自然美胸保養,任何美胸問題都可以透過LINE詢問,您的問題將由專業顧問與醫師團隊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