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客首單滿NT$499贈Lula都市花語香氛片
【新上市】24小時極效柔嫩美白霜
新會員即享$200購物金,首購立即折抵!
EXCLUSIVE BENEFITS
五大會員 特寵權益
MY ACCOUNT SIGN IN
登入我的帳號
NEW CUSTOMERS
註冊新會員
您的購物袋(0)
我想搜尋
美胸活膚霜
豐滿挺 無手術提升
美白粉嫩乳暈霜
專利淡化黑色素 粉嫩
平扁無肉豐滿
倍增激活 豐潤UP自信
諮詢線上美容顧問
為您打造專屬美胸方案
Official English Shop
For Global
超過18年的美胸專家
邀您探索艾葳之旅
首頁
美胸美體學院IvyMaison集合了所有產後恢復、豐胸、長大、美胸、美容、美體等相關知識文章
妳是不是也曾聽過「乳癌會痛」「痛才要看醫生」這類說法?但事實上,乳癌初期大多是「無痛的」。正因為沒有明顯疼痛或不適感,才讓很多女性錯過了黃金發現期,直到乳房變形、出現凹陷或明顯腫塊,才驚覺問題的嚴重性。
根據國健署統計,乳癌已連續多年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其中不少病患在自覺「沒症狀」的情況下被確診。乳癌不像想像中那麼容易「感覺得到」,但它其實會悄悄透過身體發出微小訊號,只是妳有沒有注意到而已。
這篇文章要幫妳破解常見誤解,教妳掌握乳癌初期可能出現的5大徵兆,以及正確自我檢查方法。若妳屬於高風險族群,也會告訴妳幾歲要開始檢查、該做哪些檢查,避免讓錯過成為遺憾。
很多人以為乳癌會「很痛、很明顯」,所以只要胸部沒有不舒服,就覺得自己很安全。但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迷思。乳癌初期往往「沒有痛感」,卻可能已經悄悄開始發展。
以下是最常見的五大乳癌誤解,妳中了幾個?
誤解1:只要不痛就不是乳癌 錯!根據臨床觀察,早期乳癌通常不會痛。大多數患者是因為健檢或無意間觸摸到腫塊才發現。如果妳等到「開始痛」才要處理,往往已錯過最佳黃金治療期。
誤解2:年輕人不會得乳癌 錯!雖然乳癌高峰發病年齡為45~69歲,但根據國健署統計,30多歲確診乳癌的比例逐年上升。尤其有家族病史或生活壓力大的女性,風險更高。
誤解3:摸到硬塊才是乳癌 不完全正確。早期乳癌不一定會形成「明顯硬塊」,有時只是乳頭微微凹陷、乳房不對稱、皮膚出現橘皮樣改變等微小變化。這些都是容易被忽略的徵兆。
誤解4:乳癌一定會快速擴散 部分乳癌是惡性進展快沒錯,但也有些乳癌屬於慢性型態,初期無聲無息卻持續擴大。不能因為「過幾週沒變大」就掉以輕心。
誤解5:有定期做健康檢查就夠了 不是每份健檢都包含乳房檢查,而且乳房組織較緻密的年輕女性用乳房攝影不易判讀。自我觸診+定期超音波檢查,才是真正有效的雙重防護。
了解這些常見誤區,是建立正確乳房健康觀念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將帶妳深入掌握乳癌初期到底會出現哪些感覺與變化,幫助妳在第一時間就發現異狀。
乳癌早期的變化往往不是「痛」,而是一些微妙但可觀察的身體訊號。如果妳能對自己的乳房夠熟悉,就能更快發現這些不尋常的改變。以下是乳癌初期最常見的5種警示感覺與現象:
1. 乳房內摸到不規則、硬而固定的腫塊 這是最典型的乳癌徵兆之一。乳癌腫塊通常邊緣不明顯、較硬、按壓不會移動,且可能逐漸變大。與良性囊腫(柔軟、可移動)不同。
2. 乳頭產生變化:凹陷、偏移、滲出分泌物 如果妳的乳頭原本是外突型,突然變凹、朝一側偏移,甚至有無明顯原因的血性或透明液體分泌,就要特別注意,這可能是乳癌侵襲導管的表現。
3. 乳房外型不對稱或明顯改變 乳癌細胞會改變乳房內部組織結構,造成一邊乳房明顯變形、提升或下垂。如果妳發現左右乳房高度或輪廓出現差異,建議立刻檢查。
4. 皮膚出現橘皮樣或局部凹陷 乳癌可能讓皮膚下方組織拉扯,導致皮膚變粗、有點像橘子皮的凹凸質感,或出現局部凹陷(像被內縮)。這類變化不會痛,但意義重大。
5. 腋下腫塊或異常觸感 乳癌若侵犯淋巴系統,可能會在腋下摸到無痛但固定的硬塊。若妳摸到不同於過去的腫塊感,就該立刻做影像檢查。
以上變化不一定都代表乳癌,但如果妳感覺到「這次跟平常不一樣」,就是該提高警覺的訊號。熟悉自己的乳房,是早期發現乳癌的最大關鍵。下一段,我們將教妳如何正確自我檢查,學會分辨乳癌與良性硬塊的不同。
摸到硬塊一定是乳癌嗎?其實不見得。乳房內的硬塊可能是良性囊腫、纖維腺瘤、乳腺增生等,也可能是惡性腫瘤。關鍵在於妳是否能從觸感、位置、變化速度來分辨出異常。
以下是良性與惡性腫塊的基本比較:
自我檢查建議每月一次,最佳時機為月經結束後的7~10天,乳房組織較柔軟、不易誤判。
正確自我檢查三步驟:
步驟1:視覺觀察 站在鏡子前,觀察乳房左右是否對稱,是否有明顯凹陷、膚色改變、乳頭偏移或分泌物。
步驟2:站立觸診 在淋浴時使用指腹,從外側往內、順時針方向,觸摸整個乳房與腋下區域,觀察是否有硬塊、疼痛或不規則腫脹。
步驟3:平躺觸診 仰躺時將一側手臂舉高,使用另一手觸診乳房,同樣檢查整個乳房+腋下是否有異常。
如果妳在檢查時摸到新出現、固定不移動、質地偏硬的硬塊,尤其超過一週未消失,請儘早就醫進一步檢查。自我檢查雖不能取代醫療檢查,但能幫助妳第一時間發現改變,對乳癌防治有決定性意義。
乳癌雖然是所有女性都該關注的疾病,但以下這些條件若符合,代表妳屬於乳癌高風險族群,建議從年輕時期就開始定期篩檢。
乳癌高風險族群條件:
建議檢查時機與方式如下:
特別提醒:健保有提供符合條件女性免費乳攝服務,千萬別浪費!此外,若妳有任何不明原因的乳房異常,即使未達建議年齡,也應主動就醫安排影像學檢查。
乳癌的關鍵就在於「早發現、早治療」。越早察覺、越小的病灶,治癒率越高、治療方式越簡單,甚至可能不用切除乳房。別再猶豫,現在就為自己的健康建立起守門機制。
許多女性因為「沒有痛感」,常誤以為乳房的不對稱、皮膚凹陷或乳頭異常只是老化或壓迫導致,結果延誤黃金治療期。事實上,乳癌早期症狀大多不會痛,這正是它最隱蔽、最危險之處。
以下是臨床常見被延誤處理的乳癌徵兆:
一位36歲的女性個案,乳頭出現少量褐色液體時沒有就醫,直到半年後摸到腫塊才前往檢查,結果發現已是第二期乳癌。若能早一步檢查,就能減少手術範圍、降低心理壓力與化療需求。
請記住:身體的每個異常訊號,都可能是提醒妳「該關心自己了」。妳不需要恐慌,但絕對不能忽視。當妳開始願意觀察、檢查、就醫,就是走向健康的第一步。
A:大多數乳癌初期「不會有明顯疼痛感」,但可能會出現無痛硬塊、乳房外觀改變、乳頭凹陷等異常現象。若等到出現疼痛,可能已進入較進階期,建議一有異狀就盡早就醫檢查。
A:不一定。良性的纖維腺瘤、囊腫、乳腺增生也可能造成硬塊。但若硬塊質地偏硬、邊界不清、無法移動,或伴隨外觀改變,建議馬上檢查。
A:未必。部分乳癌位於深層組織或非明顯位置,無法靠自檢發現。建議30歲起每年安排乳房超音波,40歲起每兩年做一次乳房攝影。
A:可能是過敏或皮膚病,但若伴隨持續紅腫、潰爛或乳頭滲液,應排除「發炎型乳癌」的可能性,請即刻就醫。
A:不一定,但風險確實較高。建議從年輕開始建立乳房健康習慣,並與醫師討論是否需基因檢測或提早安排定期檢查。
延伸閱讀:
IVY=I Value You 我重視妳。IVY MAISON艾葳成立於2005年,致力於為女性打造完美的美胸保養方案,一直秉持著讓女性更美麗、更健康的理念。
在美胸保養領域中,我們將繼續不斷創新、精益求精,為妳提供更全面、更完美的美胸保養體驗!
IVY MAISON艾葳-領先全球18年的美胸專家
專注產後恢復、自然美胸保養,任何美胸問題都可以透過LINE詢問,您的問題將由專業顧問與醫師團隊回覆。